文章內容
節流裝置的計算
量程比和最小雷諾數確定直管摩擦阻力系數測量時的要求節流裝置的計算命題節流裝置的計算任務書
4.3.3混合氣體的粘度,按下述方法求得.
低壓氣體混合物的粘度,可按下式計算:
式中:X1,X2,…,Xn——各組份的體積百分數;
l,
2,…,
n——各組份的動力粘度.
高壓氣體混合物的粘度,應先求出常壓下的粘度,然后用假臨界參數在圖G—6上查得粘度的壓力修正系數進行修正.
附錄5
節流裝置的計算
1.1由于M與 P1/2并不嚴格地成比例,當一定
值的節流裝置配以同一差壓顯示儀表測量管流流量時,其量程比(即允許測量的最大流量和最小流量之比)應為3左右,最大不超過4。
1.2根據第5.8款規定,應按常用流量下的差壓和雷諾數取 值和
值.但在雷諾數值較小時,
值的變化較大.因此,在被測流量偏離常用流量時,會引起附加誤差.為了使這個附加誤差不致太大,對已知的
值的節流裝置最好在雷諾數較高的區域內使用.
1.3 值隨ReD的變化情況與
值有關.在量程比為4的條件下.若今最大流量和最小流量之間所對應的
值的偏差不超過0.5%,則本規程規定的各種節流裝置在不同
值下,其推薦適用的最小雷諾數值列于表5—1,表5—2和表5—3。
2 管道內壁粗糙度的確定方法
2.1根據第28條的規定,管道內壁平均相對粗糙度K/D,應用實驗方法先測出直管阻力系數之后,再用柯爾布魯克公式確定,即:
式中: 一一直管摩擦阻力系數.
2.2.1取內徑為D的直管.使密度為 ,恒定平均流速為
的流體流過,測出在長度為L的兩點間的流體壓力損失 p,
或
式中: P——距離為L(m)的兩取壓點之間的直圓管內壁壓力損失,Pa;
一-流過直圓管的流體密度(kg/m3);
D——直圓管內徑(m);
v——管內平均流速(m/s).
a用來測量 p的差壓計的精度不低于1.5級,其他有關參數的測量精度不低于±0.5%;
b L應盡量大,最好30D一50D.在L長度上流體的流動已達到充分發展的紊流流速分布;
c取壓孔直徑dp應在1mm左右,取壓孔在管道內壁的出口應與管道內壁平齊,無毛刺,最好有半徑為0.1dp的倒角.取壓孔在從管內壁算起的不小于2dp的長度上應為等直徑圓筒形,并與管道軸線垂直.
d雷諾數ReD的值最好大于105.
3 管壁絕對平均粗糙度K值表
限于條件,不可能對K/D值進行實測時.也可采用表5—4列出的不同管道材質的K值.
4.1根據實際需要,節流裝置的計算命題有兩類主要形式:
4.1.l已知管道內徑,節流件開孔直徑,取壓方式,被測流體參數等必要條件.要求根據所測得的差壓計算管流流量.
4.1.2已知管道內徑,被測流體參數和其它必要條件以及預計的流量范圍,要求選擇適當的差壓上限,并確定節流件的開孔直徑.
這里對上述兩類計算命題提出了具體計算方法,并在附錄6中給出了遵循本附錄4.1.2項命題的計算實例.
4.2角按取壓和法蘭取壓的計算方法不盡相同,各自需用的主要參數圖表也不同.
5 標準節流裝置的計算任務書和實用公式
5. 2實用公式:
表5—6所列實用公式采用習慣用的工程單位制,且僅用于工業流量測量的節流裝置計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