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DCS系統自定義描述型變量的擴展應用
2004年9月(1)
集散控制系統(DCS)是計算機、自動控制系統及網絡時代的產物。它基于控制分散、危險分散、操作和管理集中的設計思想,采用多層分級、合作自治的結構形式,適應現代化生產和企業管理要求。由于DCS 融入了最新的現場總線、嵌入式軟件、先進控制、CRT以及網絡技術等,使得DCS系統能夠整體解決小至一臺大型設備(鍋爐)、大至一個現代化工廠整個生產過程的全方位控制。
JX-300X系統的物理位號是指通過現場變送器把計算機可以識別的數字信號(電壓、電流、開關量、脈沖量信號等)通過I/O端子接入DCS卡件,再通過SBUS總線實現主控制卡-數據轉發卡-I/O卡件之間的信息交換。
工業控制系統中,除了需要記錄、控制一些可測量的如壓力、流量、液位、閥門開度等參數外,還經常有一些無法通過實際測量但仍需要自動顯示、記錄的信息,如操作人員姓名、輪船的泊位號、電機的各種工作狀態、產品的批次、產品的種類與型號等。另外在一個連續生產過程的現場控制系統中,操作人員往往還需要根據提示或反映目前生產狀況所必要的信息顯示才能做出正確的操作。上述各種信息都是實際的物理位號所無法提供的,因而此類實際測量不到的信號就需要通過自定義變量來加以解決。
在組態環境下的自定義變量雖然是內部變量,但它不同于一般程序中的局域變量或全局變量。它可以被流程圖中的數據位號所引用。是一個“虛擬的物理位號”。實際應用中,開發人員可以通過自定義變量來解決那些沒有實際物理位號,但又需要引入監控畫面或報表等系統的內部位置。
JX-300X系統在處理這一類變量時,采取了這樣的辦法:在控制站主機的內存中開辟了一個數據交換區,該數據區內存編址則由操作站與控制站間的共同協議,操作站與控制站的內部數據交換即通過該區域完成。
開發人員在自定義控制算法中如果需要引用這樣的內部變量,就需要為這些變量進行定義。JX-300X系統中,每個控制站支持4096個自定義1字節變量、2048個2字節變量、512個4字節變量以及256個8字節變量。在組態的同時,需要對存放地址、位號、注釋、修改權限、單位等進行必要的設置。
在2字節變量的數據類型中,提供了一種描述型變量。描述型變量可以在數據設置中寫入字符串,允許使用漢字,字符串長度為30個字節。運行時用字符串代替串前的整數序號來代替字符串的內容。本文主要介紹幾個工程的程序開發中自定義2字節描述型變量的擴展應用的實例。
2.1 控制步序顯示
在很多連續或間歇式生產過程的控制系統中,要求在監控狀態下,通過監控畫面提示一些必要的信息,便于操作人員了解生產現狀。
某化工企業生產脂肪胺,整個生產分為4個工段,工藝流程為:脂肪酸 脂肪腈
腈蒸餾
脂肪胺
胺蒸餾。整個生產過程的控制是一個符合一定要求的順序控制(SFC)。由于生產過程連續、原料和產品易燃易爆、反應機理復雜,主反應中還伴有副反應,因此控制系統的設計必須考慮到整個生產過程中如何確保整套設備的安全運行。為此,根據工藝要求,生產過程的每一步都需要人工參與以確定是否繼續執行。在監控畫面中應實時顯示生產過程的現狀、便于操作人員在人工參與時決定下一步的操作,只有條件具備才能繼續,否則就等待或作其它處理。由于人工的參與,雖然提高了安全性,但控制方案變得復雜了,控制過程自動化程度也相應降低了。下面以脂肪胺工段控制為例說明生產步序顯示的實現。
定義“自定義2字節變量S
3”為描述型變量,用以表示脂肪胺工段的20步生產步序。描述型變量默認狀態為0,為防止誤顯示生產步序,0不予設置。描述型變量設置對話框如圖1所示。在定義時,順序設置所需顯示的生產步序。因受軟件功能的限制,描述內容的條目應少于31。圖1為該變量在組態環境下的設置過程。
圖 1 自定義2字節描述型變量的設置
① 在變量組態時,對于需要提示的步序按順序設置;
② 在流程圖中引入需要顯示步序變量“ ;
③ 為保證顯示正常,在控制算法中,要求設置顯示的條件唯一;
④ 在沒有到達下一步序之前仍顯示當前的步序;
⑤ 操作人員不可修改顯示的步序;
⑥ 人工控制時,可屏蔽相應的步序顯示。
有了步序的顯示,操作人員只要根據當前的提示即可知道目前的生產狀態。例如在控制算法中,當給“ 賦值為“1”時,則表示目前生產處于“初始化檢測”的字樣,操作人員一目了然。圖2是生產進行到第13步“自動控制反應”時在Advan Trol
中的步序顯示。
圖2 生產步序顯示畫面 圖3操作顯示畫面
表1 電機命令輸出與運行狀態表
狀態序號 0 1 2 3 4 |
輸出命令 運行 停止 運行 停止 熱繼動作 狀態反饋 運行 停止 停止 運行 停止 命令與狀態關系 一致 一致 不一致 不一致 不一致 |
